金生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金生小說 > 大秦:稱帝 > 第152章 馬上到那邊集合

第152章 馬上到那邊集合

-

韓信、王賁和蒙恬三人都明顯觀察到了王翦的變化。這變化是由內心深處散發至外表的氣質蛻變。

曾經的王翦就像一位無比強大的戰士,而現在則更像一柄銳利的劍。雖然他的劍意遠不及歸海一刀的刀意深厚,但僅僅站在那裡,就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銳利氣息。

蘇文悠閒地倚在躺椅上,表麵上不動聲色,但實際上他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不遠處的王翦身上。而韓信等三人則走到刀痕附近,但他們三人卻冇有從中領悟到任何意境。

此刻的士兵們經過木桶中的浸泡,身體已完全康複,並且每個人都經曆了顯著的實力提升。然而,說到領悟意境這種事,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。至少目前在秦國本土居民中,王翦是首位領悟意境的人物。

蘇文並未過多打擾王翦,也冇給予太多指導,因為他深知意境因人而異,每個人所領悟的東西都是獨特的。比如歸海一刀曾領悟的是無情刀意,但現在晉升為融合無情與有情之意的刀意,這使得他的刀意提升了整整一個層次。

王翦領悟的劍意,則更多是他多年從少年到老年,再從老年返璞歸真回少年時期的總結,這劍意融入了歲月的意境。雖然現在這股劍意還很微弱,但隨著他對劍道理解的深入,劍意必將不斷加強。

儘管現在韓信、蒙恬和王賁也都服用了增元丹,實力有了顯著提高,甚至能與之前的王翦相差無幾。但在當前狀態下,領悟了意境的王翦輕鬆應對他們三人,毫無壓力。若不算上蘇文等人開了掛,王翦的實力足以稱得上是秦國的第二高手,且與排名第一的項羽相比,他也能對其構成一定威脅。

要知道項羽修煉了龍象般若功,並已達到第二層境界,本身的力量和體質就已經非常驚人,如今他的身體強度更不知增強了多少倍。然而,領悟了劍意的王翦竟可與他對抗,由此可見意境的威力有多麼巨大。

其實說到底,意境就是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,一條源自他人而又超越眾生的道路。無論是劍道、刀道、武道,還是畫道、樂道、書法道,在達到一定層次後,每一次施展都會蘊含著天地間的規則。隻有理解和順應這些規則的人,才能領悟到屬於自己的道。屆時,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纔會擁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。

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,王翦緩緩睜開眼睛。人們仔細觀察,會發現此時的他已經和之前判若兩人。接著,在韓信、王賁、蒙恬以及眾多將士們的驚訝注視下,他身形一閃,突然出現在蘇文身邊,然後跪在地上先向蘇文磕頭,再向歸海一刀磕頭。

“感謝國師的大恩大德,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。”王翦清楚蘇文讓歸海一刀揮出那一刀的深意,因此對蘇文感激不儘。同時,他從歸海一刀的刀意中領悟出了屬於自己的意境,歸海一刀理所當然被他視為老師。

古往今來,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,尤其對那些傳授知識、開啟智慧之人,王翦自然無比尊敬。然而蘇文和歸海一刀並不介意這一套,尤其是歸海一刀,若非蘇文的安排,他怎會閒著冇事去給人傳授這種意境呢?而且意境這東西,全憑個人的經曆積累和悟性高低,彆人傳授是無法獲取的。

“起來吧。”蘇文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翦,語氣平淡地說道。

不得不承認,這個人確實是個奇才。他在用兵作戰方麵是名將,在武道天賦上同樣高人一等,即便是項羽,恐怕在這方麵也無法與他比擬。

“遵命,國師。”王翦起身,畢恭畢敬地退立在蘇文身後。經曆了這一切,現在的他對蘇文已冇有任何疑慮。如果蘇文存心想叛亂,光憑他的手下就能輕易顛覆大秦王朝。越是對意境有所領悟,就越明白其可怕之處——那已經超越了武道的極限,堪稱是一種規則。

在這條規則之下,無論什麼劍法,王翦都能迅速掌握;至於內功,對他而言也不構成任何挑戰。此時,其他將士仍在努力修行,儘管藉助增元丹的幫助,他們的體質和力量都有大幅提高,但除了韓信、王賁和蒙恬之外,冇有人能接近那個裂縫的五米範圍。

韓信早年雖學過一些武術,但也就是些基礎的拳腳功夫。真正上了戰場,對付那些普通士兵或許還能對付,但麵對這三千精銳,他肯定招架不住。而現在服下增元丹後,他的實力確實有了大幅提升,如今在秦國境內幾乎無敵手。但這主要得益於他自身強大的身體素質和氣力,而在刀道或劍道的理解上,他遠不及王賁和蒙恬兩人深刻。

畢竟,他們倆自幼修習武藝,後來又常年征戰沙場,無論見識還是武力修為,都不是韓信所能及的。即便如此,他們仍然無法領悟意境,可見其難度之高。

在創作過程中不修改角色名稱,對意境這種深層次理解的領悟往往可遇而不可求。

王翦能夠領會刀意,這對他來說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與緣分。

這份機會,許多人窮儘一生都難以企及。

因此,儘管韓信、王賁、蒙恬三人仔細研究了那些刀痕半天,卻依然一無所獲。

很顯然,意境這玩意兒真的是要看緣分的。

蘇文見時間差不多了,決定不再拖延,直接朝韓信喊話:

“韓信,時間到了,讓大家到那邊集合。”

蘇文指向遠處的一片空地。這片訓練場非常大,即使歸海一刀剛纔那一刀造成了些損壞,但比起整個訓練場的規模,這點破損根本不算什麼。

因此,目前空地仍有足夠的空間。

聽到蘇文的呼喚,正專心研究刀痕的韓信微微一愣,但他立刻反應過來,抽出腰間長劍,轉向身後士卒大聲下令:

“全體將士聽著,馬上到那邊集合!”

士兵們早已聽到蘇文先前的指示,紛紛停下手中動作,迅速跑向東南方向的空地集結。

王翦也不例外,他先是朝蘇文和歸海一刀行了個禮,然後也快步走向那邊集合。作為一位老將,他知道這支軍隊的主導者是韓信。主將發令,他必須服從。更何況,這個指令還是出自國師之口,他怎能不積極響應?他還猜測,剛纔隻是開胃小菜,後麵纔是真正的好戲,國師可能會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蘇文對此並無異議。當大家在空地集結時,他朝旁邊的項羽招了招手。

眼前這些人並不需要他親自指導。他請項羽前來,其實是打算讓他去教這些士兵。

項羽對此毫無異議,他對修煉龍象般若功頗有心得。濃縮版的龍象功對他來說更是不在話下。龍象功可以說是龍象般若功的基礎功法或入門功法。如果連這個都學不會,那就彆談去修煉龍象般若功了。

這門功法內外兼修,威力巨大,對修煉者的身體素質要求頗高。雖然在傳說中的武功秘籍裡,這門功法的入門門檻相對較低,但那是在武俠世界的前提下說的。而對於從未接觸過內功心法的大秦來說,這就是如同神仙般的技法了。

在這種背景下,修煉這門功法的難度可想而知名。很多人可能連功法的基本含義都無法理解,因此就需要一個人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教導他們。

在蘇文看來,項羽是最合適人選。他對這門功法的理解深度幾乎可以和自己相媲美,且他們之間有更高的契合度。相較於歸海一刀在刀術上的專精,項羽在體術方麵有著獨到的理解。

項羽曆史上被譽為最強勇士之一。他從小就力大無窮,武藝非凡,並且在領兵作戰方麵極富天賦。如果不是性格過於固執,或許最後建立新王朝的就是他而非劉邦了。

不過這些都是按原來的曆史軌跡而言。蘇文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曆史進程,可以說是顛覆性的變化。

秦始皇嬴政本應在不久後的巡遊途中死於沙丘,胡亥會在趙高和李斯的支援下篡位,繼而親手葬送大秦帝國。蒙恬、扶蘇等人也將難逃一死。項羽雖一路過關斬將,最終卻被劉邦奪走了勝利果實,走投無路之下隻能在烏江自刎,堪稱悲壯至極。

但現在一切都變了。嬴政服下了增元丹,不會死亡;胡亥變成了乖巧聽話的孩子,不再禍害大秦;原本會導致大秦滅亡的趙高也因蘇文的關係,未能出現;李斯此刻比任何人都安分守己,不敢有任何僭越之舉;而劉邦已被嬴政處決,項羽也歸順了蘇文,二人也不會再起反叛之心。

如今的大秦與過去相比強大了許多,如果說這樣的大秦還會滅亡,那真是冇天理了。

曆史是個定局,而蘇文則是變數。現今大秦的局麵完全是由於他的存在而形成。倘若哪一天他離開了這個世界,這個龐大的帝國或許纔會出現問題。

但現在這些問題都不存在。蘇文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擴張大秦的領土,目標是統治全世界。隻有這樣,他才能儘快完成係統給出的主線任務,從而獲得更大的晉升可能性。

這也是他為何費大力氣培養這些人的原因。他個人實力固然很強,但在整個世介麵前,他一個人又能算得了什麼呢?就算他修為通天,係統也不可能允許他隨意濫殺無辜吧?

他已經看過係統的提示,是要幫助大秦征服世界,而非讓他憑一己之力侵占全球。這兩者的區彆,從字麵上就能輕易分辨出來。

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,唯有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,提升大秦的軍事力量,使其在世界上無敵手,才能確保在大秦占領全世界後,主線任務順利完成。

眼前的三千將士,蘇文對他們都非常滿意。但如果他們無法學會內功,蘇文是不可能留下他們的。畢竟修習內功與否,二者之間的差距猶如天淵之彆。

在這種情形下,如果他們想留下來,就必須靠自身努力去爭取。當然,像王翦那樣能夠領悟意境的人例外,即便無法修煉內功,在戰場上也能所向披靡。

但現在除了王翦之外,蘇文並未發現其他有此類能力的人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