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生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金生小說 > 大秦:稱帝 > 第96章 請大王明察

第96章 請大王明察

-

在朝廷中,大臣們察覺到氣氛有些微妙。

他們已經等候了一個多時辰,但嬴政卻一言不發,臉上的表情千變萬化,一會兒歡喜,一會兒期待,又帶著一絲憂慮。

這些大臣都不是愚鈍之人,他們立刻意識到,這意味著秦國即將麵臨前所未有的變革,而這場變革很可能會影響他們每一個人。

因此,嬴政時不時地瞥向他們,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。

終於,馮去疾在大家的示意下,向前邁步,行禮問道:“陛下,今日召集我們前來,有何要事商議?時間已不早,您看……”他其實並不想做這個先開口的人,但等待下去毫無意義,身為宰相之一,他隻能站出來。

李斯則始終保持沉默。他不傻,料定此事與國師脫不了乾係,關於國師的事,他無一不讚同。哪怕國師讓他殺了自己的兒子,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執行。

他同樣感受到了朝廷氣氛的緊張,預感到今天可能會發生大事,但他會堅定地站在嬴政這邊,無論發生什麼。

嬴政其實也有些焦急,已經等了近兩個時辰。即便他有意拖延,大臣們也已顯得不耐煩。根據他的判斷,蘇文可能要到下午纔會醒來。再拖下去,意義不大。他清了清喉嚨,開口道:“今日召各位前來,確有要事需要討論。”

馮去疾掃視了身後的大臣們,明白了他們的想法,隨即說道:“大王,請直言。”

嬴政點點頭,環顧四周的大臣,說:“昨夜,寡人在你們呈上的奏摺中發現,我國的製度尚有許多漏洞,所以今日要與你們商討如何改革這些製度。”

製度變革?大臣們瞬間震驚。每次製度變革都會引發國家動盪,雖然有些變革對國家有利,但那些變革都是以觸動貴族利益為前提。因此,提到變革,大臣們的臉色都變了。

馮去疾臉上閃過一絲驚訝,迅速權衡利弊,迴應道:“陛下,微臣以為,我大秦的製度經過百年變革,已經相當完善。如今大秦發展勢頭正旺,不宜再有變動,否則恐怕會被有心人利用。”

他的話一出,除了李斯,其他文官紛紛上前附議:“微臣附議,請大王明察。”

“微臣附議,請大王明察。”

“微臣附議,請大王明察。”

而蒙恬、韓信等武官則一言不發。他們負責的是大秦的安全事務,朝廷之事,他們不願插手。然而對於變革,他們內心其實也不太認同。

畢竟正如馮去疾所說,因為蘇文,當前大秦的發展正處在良好階段,一旦變革,可能會引起動盪,破壞現有的發展環境,得不償失。

李斯這邊的文官則打算一直保持沉默,甚至覺得這些大臣都很天真。他們難道看不出,大王是在征求他們的意見嗎?分明隻是通知他們一聲。

還一個個附議,到時候怎麼死都不知道。他已猜到,大王可能在等的人是國師。這條大腿,他要緊緊抱住,無論做什麼決定,他隻管執行,其他與他無關。

他相信,嬴政和蘇文絕不會虧待他。在朝廷為官,選對立場確實很重要。他以前就冇選錯過,今天也不會錯。

果然,聽到大臣們的反對,嬴政麵色一沉。他剛纔隻是試探性地提了一句,就有這麼多大臣反對。如果真的說出蘇文的建議,後果不堪設想。

世人皆說他嬴政殘暴專橫,但在朝廷事務上,他總會征求群臣意見。但這次不同,為了秦國的未來,這些變革勢在必行。

他也清楚,這幾乎觸及所有貴族的利益,就算要用鐵腕手段,也要推行下去。自古以來,哪次變革不是用無數人的鮮血染成,哪次變革不是踏著無數人的屍體成功。

就像商鞅變法,兩次重大變革都遭遇大量反對,因為它觸動了大量士族的利益。但最終還是成功了,極大地增強了秦國的軍事力量,為後來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這次的教育製度改革比上次更為激進,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之前的教育和選官製度,甚至改變了秦國以法家思想治國的方針。

他能感受到,一旦提出,必定會遭到所有人反對,因為這觸及了所有人的利益,讓平民百姓與貴族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,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。

說實話,如果不是蘇文提出,他可能也不會相信,甚至可能會把提議者處決。因為這與秦國的現狀不符。但由於是蘇文提出的,他內心深信不疑。

在蘇文告訴他其中的得失後,他才明白,原來秦國的製度中隱藏著如此大的隱患。看著台下的大臣,又想起蘇文,嬴政眼中閃爍著堅定。

他挺直腰板,環視眾人,大聲宣佈:“這次變革關乎我大秦的未來,寡人非做不可。其中的得失,寡人已與國師商議清楚,你們隻需執行就好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