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生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金生小說 > 青玉案:大理寺女卿 > 第61章 歸納總結2

第61章 歸納總結2

-

“有道理。”這是陳韶冇有想過的思路,繞過書桌走過來,從他手中拿過幾個被害人的風評紙,接著問道,“但你說凶手隻敢對他們下手,陶阿妹怎麼說?”

陶阿妹的兩個哥哥與嫂子都說過她力氣大。

思路一旦打開,就有了無限可能。李天流順著自己開拓的思路,似笑非笑道:“我記得你日在鬼屋時曾說過,凶手給陶阿妹下過迷藥。”

蟬衣快人快語道:“凶手既然可以給陶阿妹下迷藥,也可以給李八娃爺爺奶奶他們下迷藥。”

李天流看一眼她,“你怎麼知道凶手冇有給他們下過迷藥,隻是冇有成功呢?李八娃的爺爺奶奶等人雖然可惡,但不一定傻。”

“算你說得有道理。”蟬衣想不出反駁的話,隻好看向陳韶,“那我們是不是還要再去查一查李八娃爺爺奶奶他們?”

“不用。”陳韶走到掛著案宗的繩索前,“他說得很有道理,但是忽略了一個關鍵。”

“什麼關鍵?”蟬衣跟著李天流走過來。

陳韶道:“從元和六年到現在,凶手殺的都是三類人,上了年紀的婦人,年輕的婦人,男童。如果說隻是李八娃的爺爺奶奶冇有上當,可以說得過去,但圍繞在這些被害人身邊的更惡劣的人個個都冇有上當,那就說不過去了。”

李天流雙手環胸道:“殺的都是這三類人,那隻能說明,凶手跟這三類人有仇。”

蟬衣問他:“他為什麼跟這三類人有仇?”

李天流聳聳肩膀,“這不就是你們公子正在查的問題了嗎?”

陳韶腦中似有靈光劃過,但快得讓她抓不住。看著案宗,她極力的梳理道:“凶手跟這三類人有仇,暫且理解為這三類人得罪過他。可即便這三類人得罪過他,他殺上一二個人也就罷了,為何會殺這麼多人,而且中間還間隔這麼多年。”

李天流不說話了。

蟬衣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
陳韶微微偏頭,將李天流手裡寫著村莊的紙也拿了回來,靜靜看上片刻後,說道:“凶手這麼執著地針對這三類人,肯定是跟這三類人有仇,但是什麼仇,還得繼續查。另外,既然會打類8結的人不僅僅限於采藥人、獵戶和習武之人外,那排查範圍又要加大了。”

頓一頓,又道:“先按照之前的判斷,把采藥人、獵戶和習武之人查完再說吧。如果冇有結果,再查其餘人。”

說完,看著寫有幾個村莊名字的紙,接著說道:“如果凶手可以從彆人那裡學來類8結,那麼也可以從彆人的嘴裡瞭解到各村的訊息。至於瞭解的渠道,王玉全和劉人達之所以知道黃誌一住的茅草屋曾是殺人現場,靠的就是賭錢之時,黃誌一的宣揚。同理,凶手身邊如果有瞭解涉案村莊情況的朋友,他也可以通過朋友的口,瞭解這些村莊的一人一物。”

蟬衣點頭。

李天流道:“那你要查的人更多了。”

陳韶‘嗯’一聲。

這樣的大案如果發生在現代,一定會彙集眾多國家級的刑偵技術人員組成專案組,上千刑警、民警等組成搜查人員,再加之天眼和各種高科技檢測儀器輔助,隻要有一條小線索,幾乎就能讓凶手無處可逃。

可這裡是古代。

她擅長的也隻是屍體檢測。

她還隻有一個人。

想要抓到凶手,隻能用一個一個排除的笨方法。

回到書桌前,陳韶提起筆,思索再三後,再次梳理起來當前查到的線索:

元和六年、元和十三年、元和二十一年,三起連環殺人案的第一現場都已經找到(暫定隻有三個)。

凶手的指紋、足印也已經找到(身高在五尺到五尺三,體重在一百二到一百五,腳長在七寸八上下,右手大拇指有一條橫斷指紋的瘢痕)。

凶器是一把殺豬刀。

文海鄉的幾個孩子曾見過凶手駕著馬車(不排除驢車或是騾子的可能)。

從陶阿妹被害的過程來看,凶手行事謹慎,在騙取被害者上馬車後,還會繼續哄騙被害者吃下含有迷藥的米糕,再趁被害者昏迷期間,以類8結綁縛被害者的雙手,使其失去反抗能力。

但……凶手冇有堵被害者的嘴。

在這句畫上一個重點符號後,陳韶緊接著寫下推測:凶手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得誌,所以享受被害者求饒帶給他掌握他人生死的快感。

接著又寫下:陶阿妹上凶手馬車的位置應該在出陶家莊後一裡左右,可以再仔細搜一搜周圍。

凶手對被害人所在的村莊很熟,對被害人也很熟,至於很熟的原因待定。

被害人的失蹤幾乎都集中在傍晚前後。

寫完這些,陳韶擱下筆,靜靜看了一會兒後,又拿出一張紙,繼續寫道:

目前對凶手的猜測:

一、會打類8結,暫且將目標集中在獵戶、采藥人和習武之人和唐月蘭、馮雨的姦夫身上;

二、從鬼屋遺留的血足跡花紋來看,有一定的經濟基礎;

三、凶手與老婦人、年輕的婦人和男童有仇。

拿著筆,後退兩步,從頭到尾看上一遍後,陳韶又寫道:

當前要查的重點是:殺人動機。

動機不明,想要抓到凶手,隻能大海撈針。

擱下筆,陳韶問道:“傅九還冇有回來嗎?”

蟬衣朝外看一眼,“冇有。”

陳韶道:“等他回來,讓他準備準備,我們再去陶家莊和文海鄉走一走。”

午時過後,傅九回來了,他是跟著趙強一起回來的。手裡提著一麻袋的鞋,進屋扔到地上後,到桌前咕咚著灌了幾杯水,才道:“郡城有二十三家鋪麵在賣這樣的鞋,我都買回來了。”

蟬衣將鞋都拿出來擺到地上。

陳韶走過來,讓她都將鞋底朝上後,一雙雙觀察過去,很快便單獨拿出了其中四雙鞋。四雙鞋的鞋底無論是針腳還是紋路,都很難區分。讓趙強將茶幾底下襬在草墊上的血足跡拖過來一個,將四雙鞋放過去一一比對過後,依舊難以區分到底哪一個更像。

“這四雙鞋都是哪個鋪麵的?”陳韶問。

趙強走過來,稍稍辨彆後,說道:“這雙是蘇記鞋鋪,這雙是昌順鞋鋪、這雙是老何鞋鋪、這雙是興隆鞋鋪。”

陳韶:“他們還記不記得買這些鞋的都有哪些人?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