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生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金生小說 > 三國:我,劉禪,匡扶漢室 > 24:絕頂謀士也吃激將法嗎?(求追讀!)

24:絕頂謀士也吃激將法嗎?(求追讀!)

-

月夜高懸。斑駁處處。一席青衫的法正像是一位儒者。卻又鋒芒畢露。劉禪吃了一大鍋的虎肉,正需要消消食,也要和法正交心,一口答應下來。提起法正。劉禪最先想到的是“可惜”,但轉念一想,又覺得“自作孽”,最後轉為“性格缺陷,水火不容”。法正本是落後劉禪半步。後者遲緩了些,與其並肩而行。法正一愣,轉而一笑。相比於愈發垂老的劉備,年紀尚小卻又謀略不凡,又兼得“北鬥”之名的世子劉禪更值得追隨。可惜。劉備還在位置上,他還屬於劉備的班子。當初他可是力主將迎接劉備入川,同時當任了聯絡員,而張鬆從頭到尾都冇有見過劉備的。從入川,再到治蜀,以及定軍之策,法正居功至偉,在功勞簿上一舉超越諸葛亮擔任尚書令。可不曾想。劉禪卻要帶他去荊州。其中緣由,法正已經明瞭,他今夜隻為和劉禪交流溝通一番,增進情誼。想了想,法正說道,“殿下,如今漢中戰事剛剛結束,蜀中疲累,若再啟大戰,恐力有不逮。”“若是王上勸阻雲長將軍放棄攻伐荊襄,或可免了此行。”法正還想最後再掙紮一下。他作為東州派,若是遠離川蜀之地,遠離核心。僅僅靠一個李嚴和吳懿,恐怕還不是諸葛亮的對手。想當初。劉備隨李嚴治蜀地,被封為蜀郡太守。在位期間,法正處理了一大批的“政敵”,“對手”,引來許多人的不滿,很快把小報告打到劉備諸葛亮那。雖然兩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對法正十分寬容。但在漢中大戰期間,諸葛亮火速提拔楊洪為蜀郡太守並且很快轉正。這一點被法正看作對他的打壓。實際上。昨天劉禪和諸葛亮提及此事時,後者也說過這是為了緩和益州人士與法正之間的矛盾,屬於給法正擦屁股。可法正並不領情,隱有記恨。如今諸葛亮承了劉禪的意思,把楊洪調到漢中,也算是緩和與法正的矛盾,陰差陽錯間辦了件好事。劉禪心中如明鏡,心中無奈。這些人怎總想著益州這一畝三分地啊。他都懷疑自己那大舅哥有冇有好好傳達他的意思,把這“天下大糕點”講給法正、李嚴他們聽。既然今天夜話,劉禪挑明瞭,說道,“孝直先生,禪年紀雖小,但隨師傅們學習許久,知道一個故事。”這的師傅包括了荊州派的臥龍鳳雛。也包括益州的許靖等。至於法正,李嚴等,他們暫時還未進入劉禪的“老師派”。故事?法正眉頭微皺,隻能側耳傾聽。劉禪繼續說道,“這個故事出自《戰國策·燕策》,是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,剛剛張開貝殼,被水鳥鷸伸出的長嘴啄其肉,蚌隨即收緊貝殼,夾住了鷸的長嘴。”聽到這,法正麵色微變。他豈能不知這個故事?鷸蚌相爭。而漁翁得利。“兩者互不相讓,最終導致漁翁不費吹灰之力將其一並捕捉。”劉禪就像是給鄰家小孩講故事的大哥哥。眼神純淨,麵容帶笑,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。法正心中卻像是被暴風捲過。剩下一地狼藉。法正最開始覺得劉禪是在敲打他,還有些諷刺意味,也算是在教訓他。十二歲孩童的訓斥?法正想想就覺得羞惱。但後來法正的思緒又變了。換了想法。總而言之,聰明人的想法很多,思緒又快,短時間內冒出多個方向不足為奇。最終都化作劉禪的一句話。“看來孝直先生的誌向太小了。”劉禪微微昂著頭,雙手揹負,冇有停下腳步,繼續往前走。“區區一郡之地,一州之地就絆住了你的手腳,遲滯不前,如何能夠輔佐父王匡扶漢室,一統天下?”法正剛開始有些生氣。想拂袖而走。但回過神來,又覺得好笑,“拙劣的激將法。”可。有些人就喜歡吃激將法。尤其是性格上有缺陷,或者極為突出的,比如二爺,比如龐統。心高氣傲,有時候和莽撞是類似的。稍微挑逗一下就會失去理智。法正亦是如此。法正與張鬆是好朋友,兩人都認為劉璋成不了氣候,關鍵法正在劉璋手下不得誌,隻是小官。而且法正既不受“土著”喜歡,也不受“客籍”愛戴,人緣比較差。這也是法正在擁護劉備為主後上任後,持續不斷打壓人的緣故,有種“龍王歸來”的意思,會讓人感覺很爽。激將法。對法正來說,就合適不過。劉禪冇有回頭,聽腳步就知道法正有跟上來,繼續說道,“禪年紀還小,懂得不多,話說的糙了點,孝直先生勿怪。”法正聞言額頭抹過一縷黑線。劉禪卻是不管,接續說道,“天下之大,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糕點,現在曹魏占了五份,江東占了三份,僅剩餘兩份在父王手中。”“再怎分,大家也隻能分到兩份糕點罷了。”這話。確實糙了點。法正心中想到,卻不曾想劉禪停了下來轉過身來直勾勾的盯著他,嚇得這位大謀主心跳漏了一拍。“殿下。”法正吐出一口氣,有些驚慌。“孝直先生乃是九天之上的鯤鵬,有經世濟國之才,天府之國雖好但僅此一地容不下鯤鵬的遮天之翼。”劉禪真切無比,看著法正,道,“天下之大,九州之廣,那纔是孝直先生該施展才華的地方。”“古有蕭何月下追韓信,今禪不才,願效仿侯懇請先生輔佐父王北伐曹魏,克複中原,匡扶漢室!”“先生可願否?”法正心中一動。他自恃謀略武功,有不輸於孔明之智。這也是他想要和諸葛亮一分高下,爭個長短的原因之一。可劉禪竟然直接將他的地位拔高到了“韓信”的位置上。雖然他覺得自己更像是張良,陳平這類謀士。但足以讓法正有種“士為知己死”的感覺。大為感動!說實話。法正心底到底怎想,劉禪並不清楚。但劉禪覺得法正心中匡扶漢室,克複中原的決心冇有多少,更多的還是想換主子得權勢的想法。這不好嘛?再好不過!有弱點,就有留給劉禪拿捏的機會。法正想像外人證明他的能力,智謀,還想獲得更多的權勢,地位,劉禪都可以滿足他,並且幫助他。劉禪最後再加把火,道,“孝直先生是願做漢中王的尚書令,還是更希望做天下九州的尚書令?”兩者之間,孰輕孰重。一目瞭然。若是法正無此“野心”,劉禪也不想帶他一把。多少一個法正而已。他就已經救下龐統,足以平替法孝直!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